找到相关内容17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十三:谈在家菩萨受戒之前应作的准备

    ,才选定一位出家发菩提心的大德为师,请求授以在家菩萨戒。  “是时,比丘应作是言:“汝之父母、妻子、奴婢、国王听  不?”若莒“听”者;复应问言:“汝不负佛法僧物及他物  耶?”若言:“不负”;复应问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2267378.html
  • 金刚持根却绛称(宝幢)的历史

    而衣粪扫衣,   舍贪食僧物毒泉。身具三律受牧众,   慈悲增上广牧场,正知牧者来善牧。   今虽一细支分戒,亦不失守烦恼敌,   戒德增机应广作。心依上师与三宝,   时刻不离常求加,如法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578982.html
  • 诸佛菩萨圣诞仪轨

    重罪。若自作,若教他作,见作随喜。若塔若僧,若四方僧物,若自取,若教他取,见取随喜。五无间罪,若自作,若教他作,见作随喜。十不善道,若自作,若教他作,见作随喜。所作罪障,或有覆藏,或不覆藏,应堕地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1081740.html
  • 台湾佛学院教育之反省与前瞻——以佛教弘誓学院为例

    见异思迁”,成为别人的徒弟、其他道场的人手;当然,自己的子弟也是要栽培教育的。于是,凡有一点力量的寺院无不设法办学,结果,所有的佛学院无不是某一佛教道场或寺院的私设机构。   本来,僧伽蓝属于四方僧物,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189872.html
  • 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

    ,不见恶人。叩今向世尊五体投地,求哀忏悔:我等愚人,多造恶法,无有惭愧,毁犯五戒、八戒,及具足戒,偷僧祗物,现前僧物,不净说法,以诸恶业,而自庄严,乃至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,应堕恶道,受苦无穷。叩惟愿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790486.html
  • 法王如意宝《百业经》传讲语录

    ○ 本来目犍连在佛陀的教法下是神通第一,即便是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与他对抗的话也会败在他的手下的,但众生业力的显现,目犍连对这几只乌鸦也是束手无策。 〖(32) 一只大虫——盗用僧物 恒时受报〗 ...) 好,这在释迦牟尼佛的公案中,文殊菩萨特意请问了佛陀,佛陀说在家俗人造业更多、更易、更重。当时救回了有这种邪见的二十多个僧人。 〖(39) 饿鬼——擅用僧物 得饿鬼报〗   ○ 我们学院自建院...

  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讲

    |百业经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700072216.html
  • 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

    十恶轮即十种恶事,犯一种,或俱犯,向来所修之功德,全被破坏无余,故名为十恶轮。十恶轮是:谤阿兰若,谤于别乘(分三种),嗔害比丘(分两种),侵夺清净僧物锋与破戒者,毁害法师,侵夺僧物,毁寺逐僧。   ...到贵阳弘法,在黔灵山下一小庙中讲经。法师讲得好,听众多,引起恶人嫉妒。于是勾结官府,诬法师为游民,驱逐出境,此即毁害法师一例。   (六)侵夺僧物:夺取出家人的财物,也是无间重罪。自清末以来,中国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地藏|功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18401028705.html
  • 敦煌佛教灵应故事综论

    禅师持诵《阿弥陀经》获善报等感应故事。   6。侵损常住僧物恶报感应记(拟题)   敦煌写本S。5257号于“勒旨京城诸寺各写示道俗侵损常住僧物,现报灵验具列如后”句后,接抄...

    郑阿财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239477.html
  • 略论持戒

    婆罗门女所问经》中说:   “一位戒律具足的比丘,给一明知破戒之人,一根齿木,则已犯堕入地狱九万年受罪业。一破戒者共住一晚,至黎明,则犯随落地狱一千四百四十万年受罪业。破戒人不能在僧团共住,不能享用僧物...   南山律主说:   “盗窃三宝,僧物最重,随损一笔,则望十方圣贤一一结罪。”   故诸部五分中多有人施佛物,佛告施僧,我在僧数福报大。可见僧物的尊重,随便窃取因果是非常大的。《方等经》中: ...

    弘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249703.html
  • 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(3)

    居止的场所,因此又称为“十方僧物”,亦谓之“贫陀婆那”,即丛林之义。《大智度论》三中有“多比丘一处和合,是高僧伽。譬如大树丛聚,是名为林……僧聚处得名丛林”。至于比丘自建的阿兰若,任何比丘都可以迁入...受法律保护。一切侵占寺产的行为都不符合宪法精神。如此既为僧众争得了寺产所有权,也向政府提出了保护寺产的合法要求。  其次,对内确定寺产为十方僧众共有,即“十方僧物”的集产制,打破法派、剃度派弘传、继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749898.html